2012年3月17日 星期六

戴勝益×小光 旅行是人生的深學習

戴勝益×小光 旅行是人生的深學習
作者:林靜宜    30雜 出處:2009年5月號 第057期

每個人生階段的旅行,意義不同,20歲的旅行,強壯膽識;30歲的遊歷,放大格局;40歲的啟程,為了重新出發;50歲後隨興所至的出遊,是為感恩人生。藉著一次次旅行,我們展開對世界與自我的探索。

小光的人生從自助旅行開始產生變化。

高中聯考後,他到義大利自助旅行兩個月,路上碰到一位好心指路的利比亞人,決定打電話請媽媽幫他把志願卡的第一選擇改為政大阿拉伯語文學系。「我知道要選擇好走的路,不過總覺得走起來似乎少了好玩,」彷彿有個古老靈魂住在年輕身體裡的小光,在世俗認定與自我理想之間矛盾著。

如願念了看起來像毛毛蟲的阿拉伯文,但這個全球共有21 個國家、約2 億人口使用的世界四大語系彈舌音卻特別多,照小光的形容,讓他的舌頭「冏」大了!只能以「誠意」努力讓阿拉伯人聽懂。

大二時,他申請到留學科威特的獎學金,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神話在現實中成真。

科威特一年,小光感受阿拉伯人比戀愛中女生更任性100 倍的「盧」功;學會在慢速度的沙漠,忽視時間的過日子方式;深切體認一知半解的「半桶水」思考,還不如完全無知;赫然發現,就算可口可樂占領全世界,但在沙子比麵粉還細的撒哈拉沙漠,熱到發燙的新鮮薄荷茶才是解渴王道。

民以食為天,他終於領悟吃手抓飯的要領在於伸舌頭,伸得長,才舔得紮實,不致吃得滿手都是,「伸舌頭的樣子像駱駝進食,」他逗趣模仿,並形容自己上輩子應該是駱駝,才能耐得住炎熱。足跡遍及埃及、約旦、突尼西亞、黎巴嫩等中東土地,原以為是豔遇,結果竟是讓他差點丟失手機的騙子;直覺是壞人,卻是熱心載他追趕回市區小巴的好心人。

回來後,小光發現,自己最愛的事是帶著吉他,在不同城市唱著。以前會因為外界期待,做不到盡善盡美而焦慮,「無論做什麼,總要被別人打分數,」他說,玩樂團寫的幾首歌,距離感動人心還很遙遠,

讀書也沒有令人驚豔的表現,畫畫只會描寫生活瑣事。透過旅行,他體會到很多事根本不需要理由,只需要快樂的動機,「不用再思考得為自己打多少分數,有時一頭栽下去,到頭來沒得到,也沒什麼。」

把自己豁出去
而戴勝益的大半人生也是以旅行為核心。20 多歲的那次壯遊,讓他懂得把自己豁出去,磨練出置死地而後生的智慧。「壯遊是帶有把自己豁出去的悲壯,要能夠適應最苦的生活,融入當地社會的步調。」

戴勝益的第一次壯遊是以兩千美元遊美國城市,「50 州我至少走了30 個州。」他住過一晚6 美元,門口睡滿黑人的破爛旅館,怕變成無名屍,將床推到門口,還把名片藏在內褲裡。節省住宿費,他搭過夜的灰狗巴士(Greyhound Bus),因為有免費淋浴間可以使用。為了不讓人看出是觀光客,研究如何才會像當地人,發現衣服不能太整齊,養成至今不喜歡紮衣服的習慣,英文最會講的一句是「Hey! man」,活靈活現的道地口音,讓白人以為他是美國人。

「那次的壯遊改變了我,」戴勝益說,小時候膽子很小,親戚到家裡來,爸媽要他打招呼,他躲到門後,不敢出來。旅行後,膽子愈來愈大,「發現沒什麼好怕的,大不了失敗,再來一次就好。」所以,在39 歲的人生關卡,他選擇瀟灑離開家族企業,為想要擁有自由而創業,因此,即使失敗9 次,也能屢敗屢戰,堅持到成功的一刻。

不但是成功企業家,也是很多年輕人的偶像,旅\行形塑「今日戴勝益」的重要元素。

經由旅行的放空、沉澱,他學會克服自卑,明白勇氣與毅力是成功關鍵,找到創意泉湧的方法。途中,看盡無奇不有的花花世界,感受來自人性最深處的良善,也經歷不少人心險惡的事件,仍不減探索世界的熱情。每次回來,必寫遊記,厚厚的記錄頭?回來後有沒有發現自己不同的地方?

戴勝益(以下簡稱戴):有位旅行家說,「人生就像一本書,一個國家代表一頁,如果都不出國,等於只看了第一頁。」我們可能無法走遍全世界的所有國家,但一輩子總能去100 個國家吧!為什麼要出國?第一是壯膽,只有透過不同的歷練,膽子才會大起來,但不是莽撞的那種膽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